2012年10月20日,我作为山东局选派的省直“第一书记”,看到自己帮扶的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义镇大王庄村食用菌种植基地鞭炮齐鸣,人们笑逐颜开地启动金针菇装袋仪式,心里格外高兴。此前,经历了4个多月的考察、调研、论证、汇报、决议,克服各种困难,跟村民做了大量的思想疏导工作才最后形成统一意见,并抢在10月中旬完成大棚建设并启动种植仪式。但这只是个开始,后面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尤其是销售问题。
那年,完成大棚种植已经比正常种植时间晚了近40天,加之2012年奇冷的冬天和2013年春月里稀奇的高温,又给命运多舛的大王庄金针菇种植增添了一道道磨难。幸好村里的干部和村民们,还有我这个“第一书记”,想尽一切办法与低温、高热做斗争,最终得到了好的回报:大王庄的金针菇长出了第一茬,而且长势还可以。
时间到了2013年正月出头,村民们准备着出售第一茬金针菇。春节放假期间,我与大王庄村民、大王庄食用菌基地建设带头人、党员祝玉宝电话不断,安排联系金针菇的出售事宜。当定下正月十二卖菇后,正月十一日,我就赶紧赶回村里主持协调卖菇工作,我所在的水文队队长王凤宝驱车200公里直接把我送到了村里。
正月十二这天,采摘第一茬菇先从祝玉宝岳母家的棚里开始。她们的大棚种植要早些,过去又种过大平菇,对金针菇种植熟悉的比较快,金针菇长势很好。还有,这是大王庄有史以来第一次种植食用菌,首次销售带有蹚路子、探市场的性质,如果出师不利,可能会打击棚主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说服老人先采摘他们家的蘑菇投石问路探市场。
120袋金针菇,总重量7000余斤,装满了收购方派来的大卡车,满载着村民们的丰收喜悦,在聘请的技术顾问的伴随下,奔向了金针菇收购和加工基地。到了目的地,看到自己的金针菇鲜嫩色好又少水,与其他地区的金针菇相比,自然是上等品,就试探着给买方讲价,可价钱一直谈不上去。天色已晚,蘑菇还没卸车,如果僵持下去,即卸不了菜,还得找地方住,到时候菜也不鲜亮了,费用也上去了。这时只能先按每斤2.1元算了。当天晚上9点多了,我打电话问情况,祝玉宝告诉我:“我们回来了,价格还是每斤2.1元,给的是14000多元的白条。明天我还要返回去,再找新买主”。听着祝玉宝的话,我的心里即安慰又忐忑,安慰的是他们平安回来了,忐忑的是14000多元的白条对于村民来说,心里能踏实吗?
第二天,祝玉宝真的返回去了,他找到了新的买主。这个买主听了介绍,看了带去的菜样,满口答应要到我们现场看菜,定价,现场发钱。我听了汇报后,心中暗暗思量:若真能在大棚那儿发钱,老百姓不再揣着白条过日子,那是多好的事啊。
果然,买主应邀如约来到基地,看遍了全部20个大棚的金针菇,对菜的质量很满意,当场说:“不用你们送,我来车拉走,运费我出,给你们到手的价格每斤2块零5分。”这价格合算,全部棚主们都同意。这天下午,村民们就在大棚前,领到了第一茬金针菇的钱,每个棚都卖了10000多块钱,多的能达到15000元!
到了农历二月十三,第二茬蘑菇第一批有几个大棚准备开始卖了。这次,那个买主在察看了蘑菇生长和质量情况后,对我们说:“这茬菇长得不如第一茬,给你们每斤一块七八”。由于给现钱,村民们还是卖了。但大家总感觉销路有些窄,容易受制于买主。于是,我们对买主收了菇后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发现绝大部分都外销了。我们就琢磨,以后再这么砍价“不中”。后来,我和祝玉宝电话联系上了聊城的一家买主,可以把菜直接卖给他。为了稳妥,买主还赶到大王庄基地,现场看菜、定价。
农历二月廿三,聊城买主一大早就来到了大王庄基地,看完菜的情况后,现场决定菜不用我们租车送货,价格2块1一斤,下一批还要。就这样,当天,满载七八吨重金针菇的大卡车,驶出了大王庄食用菌基地,村民们拿到了现款,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们纷纷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感谢。而作为“第一书记”的我,心里比村民们还高兴,因为我能实实在在地为村民办点事,为脱贫攻坚出一份力。
从那以后,我们与聊城的这家买主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大王庄刚刚起步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